2004-10-10
9:21:06
汪 毅
游三辉先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湾的再传弟子。
张大千对中国美术史的特殊贡献之一在于:他挑战传统画风,将中国古典的艺术精神与绘画风格作了成功的现代转化,即采用西方抽象画技法,形成了泼墨泼彩的时代风格,开创了中囝山水瘟的新纪元。无疑,“泼墨泼彩”是张大干垒筑的艺术之峰,是大风堂艺术的灵魂,宛如喷薄的朝阳光芒四射,影响着中国美术的进程,具有时代意义。
然而,囿于历史原因,大陆的大风堂门人及再传弟子,几乎只能从张大干早、中期的作品切入,很难站在大风堂艺术的前沿“泼墨泼彩”去创造高值与提升一种理念。较之起来,台湾的游三辉先生算是幸运了,堪称张太千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海中的弄潮儿。他1985年师承张大千在台湾的门人孙云生先生,后叉师承张大千在台湾的另一位嫡传弟子孙家勤教授。两位孙先生深得张大干泼墨泼彩理念与技法的精髓,且有相当表现能力。1996年5月,我赴台湾参加“百年来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下榻于台北六福客栈。在客栈豪华的大厅里.我歆享到孙云生先生的巨幅泼墨泼彩山水面。那气势、那意境、那墨印,那鲜丽色彩,让我限壳心热,令我跃动着英可名状的大兴奋。张大干弟子的作品尚有如此的视觉冲击力和江潮般的震撼力,无疑,张大干的泼墨泼彩作品当更上层楼。令我高山仰止。张大干的艺术历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泼墨泼彩是他晚期的创举,是大风堂艺术的登峰造极。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均创作于海外,多系海外公私秘藏珍品,且近乎于天价。由于海隔云阻的历史原因,我能欣赏到的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几乎都是印刷品,与真迹的效果差之千里。当悉知孙云生先生的这幅泼墨泼彩画价值逾百万台币(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时,我顿感泼墨泼彩作品的艺术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性太彰显了。由此及彼,我不由目主感到游三辉先生泼墨泼彩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幸运的游三辉先生1948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他除了有幸在孙云生、孙家勤先生的点拨下步入大风堂艺术之堂奥,他更有幸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高雄市美术馆等场所心摹意临到张大干的《庐山图》等一系列泼墨泼彩作品,从中探神采韵。获得真谛和灵动。由此,他深感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在中国美术的银河中是永不坠落的星辰。
如今,走近游三辉先生的绘画世界,感到其作品磅礴超迈与隽秀恬淡并举.空灵飘逸与严谨深邃共存,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与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他的泼墨泼彩,写意中见工笔,豪放中见工细,纵横泼洒中凸显山水景观的细部特征,同时,博采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优势,匠心开合蕈法,使创作理念与技法和谐圆熟。在具体表现上,那层层相叠或堆积的泼墨泼彩与参用的青绿、花青、赭石形成丰富并具有鲜明对比的色调,不仅流溢着张大干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的神韵,也不乏“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维新,特别是泼彩。那彩墨的诡奇鲜晕,那光影的梦幻迷离,那构图的万千气象,那物象的万种风情,那季节之歌唱出的含翠春山、清远夏溪、斑驳秋霁,皆意存高茫并妙趣天成,使我神驰意迷。让我惊诧游三辉先生的绘画天赋与出众的艺术表现才能,更感慨游三辉先生“追随大千唱大风”的历程与站在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的高度恣情挥洒及纵横捭阖。此外,游三辉先生的领悟能力非一般画家所能及,即他的泼墨注重水墨的糯润及水墨气韵的酣畅淋漓;他的泼彩摒弃笔痕,注重天成,追求自然的表现与韵律的流动美,以超越一般意义的泼彩——突破笔触瓶颈。直抵审美意趣和价值的制高点,让读者在墨彩关系中憬悟到中国山水画维新所纷呈的姿彩与长江、珠峰般的磅礴气概。此外,游三辉的书法艺术表现力与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可谓旗鼓相当,他能出神入化一手张大千、于佑任的字体。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游三辉不满足于此,而是志在高远,拟将“于张”两大书家的字形字格字境作优化整合.创造属于他自己风格的书体。由此.游三辉先生拥有了一串串光环:台湾大风堂书画研究会会长、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学会永久会员、北京中国诗书画文学艺术学会顾问……
还幸运的是,游三辉先生把打好张大千大风堂这张牌的理念与具体艺术实践的行为作了成功的互动,对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的策划运作铿锵有力。他用心推动大风堂画派,联袂海峡两岸的大风堂门人及再传弟子,整合力量,以努力展示张大千早、中、晚期绘画风格的全过程。他以拳拳之心并执着之情将张大千大风堂泼墨泼彩的画风不断传播于大陆.给大陆画坛以强震。让大陆画家以惊讶,使大陆读者视觉以冲击,让我们能实实在在体验到张大千大风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泼墨泼彩。屈指,游三辉先生已多次来大陆,并带来他的泼墨泼彩画展,仅2003年除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以外。分别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徽省黄山市博物馆举办了“游三辉书画展”,《中国文物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合肥晚报》、《黄山日报》、《陕西日报》、《台声》、《旅游博览》等报刊给予了报道或长篇评介,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杨培均以诗感慨:“一股清风过海峡,长安艺坛多诧讶”、“钩勒皴染出胸壑,泼墨泼彩师造化”、“淋漓酣畅写大干,大风堂下一奇葩”。至于2004年,游三辉先生在大陆敲定的画展就有3个,一是在四川省美术馆,一是在浙江省西湖美术馆,一是在上海市美术馆。是的,游三辉先生志在做传播大风堂泼墨彩艺术的文化使者,让大风堂泼墨泼彩之花盛开神州,让大风堂艺术的精气神——泼墨泼彩美丽华夏。
更幸运的是,游三辉先生拥有实现太老师张大千遗愿的壮举:创作《黄山图))巨制。张大干三登黄山,心仪黄山,梦萦黄山,苦恋黄山,描绘吟哦黄山的作品竟达计百余幅(首),几乎囊括了黄山的绝胜处。此外。张大千拍摄黄山胜景的照片数百张,印有《张大千黄山摄影画册》,其中的作品“黄山云海”参加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影展荣获“摄影金质奖”。张大千在画完《庐山图》巨制后,曾表示要作一幅与其媲美的《黄山图》巨制,惜未开笔便病逝于台北。游三辉先生由此立誓发愿,一定要超越自我去完成太老师的未竟巨制《黄山图》。以慰张大千在天之灵,以彰显大风堂泼墨泼彩的艺术魅力。为此,他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1992年起至今己20次登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厚积薄发。如今,游三辉这位“黄山客”心中己涌动着黄山瑰丽的画卷:盛开的莲花峰,奔泻的人字瀑,虬曲的迎客松,嶙峋的怪石,茂密的植物,横无际涯的云海……我想,不久的将来,《黄山图》巨制将像灼热的岩浆从游三辉先生胸中喷涌而出。那时,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将筑起新的高度,大风堂泼墨泼彩艺术将与黄山这颗中国名山的明珠同放异彩、共呈璀璨。这一天的到来为期不远,因为我已经听到它的跫跫脚步声。
噢,游三辉,大风堂门下的幸运者,大风堂门下的佼佼者,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附作者诗5首
感游三辉先生赴川办书画展(5首)
汪毅
一
溯源蜀水与巴山 情通大千翰墨缘
写得林泉好气象 泼风千军扫平原
二
一股新风拂四川 更觉泼彩意味鲜
报得春晖太师慰 泼技峰巅仰张爰
三
泼风掠过惊画坛 犹如奇峰凸平原
放眼开去春满目 彩墨辉映竞争妍
四
泉报太师入蜀门 泼彩艺韵惊鬼神
笔笔皆扬大风意 法古变今说画魂
五
(藏头:游三辉展)
游有余刃腕通神 三艺并举书画影
辉煌登临再放胆 展扬大纛凌绝顶
注:①游三辉先生系张大千先生再传弟子、大风堂书画研究会会长.
②游三辉先生擅长书法、绘画、摄影三艺。
2003年9日于成都 |